学生工作

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朋辈心理关怀座谈会


2024年3月21日中午12时30分,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在致信楼N107会议室召开朋辈心理关怀主题座谈会。学院党委副书记杨丹、辅导员宋坤平、刘兆霖,全体班长、心理委员及各社团骨干参加座谈。本次座谈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刘玎老师主讲,旨在强化学生骨干的心理关怀意识与能力,加强“八必报”的要求意识。

会议伊始,刘玎老师以“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”为主题,组织与会人员开展小组讨论。通过互动分享,刘老师总结心理委员的四大职能:作为“桥梁上的哨兵”及时发现潜在危机同学,担任“宣传大使”普及心理健康知识,以“心理活动家”组织心理健康活动,以及成为“朋辈支持者”为困扰中的同学提供温暖陪伴。他强调,学生骨干需主动关注身边同学的变化,成为校园心理健康的“生命守门人”。


     针对“如何发现需要帮助的同学”,刘玎老师结合“八必报”要求,列举需重点关注的八类学生情况,如情绪剧烈波动、学业家庭重大变故、社交媒体发布极端言论等,并传授“耳听八方”“留意变化”“关注特殊时期”等具体方法。他提出“实施善行四步骤”:从发现问题、初步沟通到上报老师、协助跟进,强调在过程中需遵循保密性、及时性和客观性原则,避免主观判断。

为了让学生骨干感受现实中的场景,刘玎老师通过情景模拟带领学生骨干实践沟通技巧。两两配对演练中,同学们运用“三明治沟通法”——观察事实、表达感受、提供支持,学习如何回应危机信号。刘老师总结朋辈沟通三原则:共情倾听、搁置评判、鼓励求助,强调“陪伴本身即是力量”。

面对学生骨干可能面临的助人压力,刘玎老师引导大家破除“必须解决所有问题”的迷思,倡导“关心不卷入,协助不接管”的课题分离理念。他推荐通过运动、正念、心理自助资源等方式进行自我关怀,并现场带领正念练习,帮助大家在助人工作中保持心理能量。

会议最后,学院党委副书记杨丹作总结发言。她充分肯定学生骨干在班级和社团中的纽带作用,强调“每一个人都是生命的守门人”,呼吁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落实朋辈关怀,主动关注身边同学的心理状态。杨书记指出,学生骨干需树立“守望相助”的理想信念,加强师生联动,将心理关怀融入日常管理,共同营造温暖、包容的校园环境。


本次座谈通过理论讲解、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,有效提升了学生骨干的心理关怀能力,为学院构建全员心理育人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未来,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贯彻落实“八必报”工作任务,护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。

最新动态